强对抗下的区域白酒品牌应对之道
2012年底的白酒行业调整历时至今已经接近七年了,从“中档酒”、“青春小酒”、“鸡尾酒”,互联网加白酒,调整的这几年里,行业的热点不断轮动,这确实是一个足够热闹的行业,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参与行业其中的业内人员都没有停下来,大家想办法,找新的增量空间和发展方式。
今天我们再来走访市场,观察品牌发展的现状,我们发现这些轮动的热点虽然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思维,不同的思考与观察角度,但终端上的表现是品牌变得越来越集中,产品变得越来越集中,创新的发展慢,而传统的整合却不断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一些企业在寻找创新,而一些强势的品牌大鳄却一步一个脚印,理顺产品线,深耕渠道,活化品牌走近消费者,区域品牌的奶酪不光应为行业调整变小,更在名酒品牌的俯身下沉之下变得愈加艰难。
名酒的下沉有一定的步骤和周期性,2012年底如果说行业调整中反应较快的我认为是区域性的白酒品牌,因为他们的市场边界和品牌边界都比较低,所以一些区域企业销售额虽然受影响,但是大多没有伤到元气,笔者作为多家企业的服务顾问,也率先在行业中提出四个下沉“产品下沉、渠道下沉、服务下沉、品牌下沉”。这一时期重创的是茅台、五粮液及次高端的西凤、水井坊、舍得、郎酒、汾酒等品牌,除深受舆论压力及价位的迅速回落,传统的大商和粗放的分销模式基本难以抵抗集中的真空压力期。
从应对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区域品牌的重视程度问题,过去名酒做名酒的,区域龙头做区域龙头的,区域品牌做区域品牌的,大家价位分离,人群分离,市场交叉较少,笔者也经常听到一些酒企的负责人说到我们有自己的价格带,做本地消费者,名酒不会弯腰那么深,风险不会很大。但这种论调是极其危险的。名酒的这种下沉给区域品牌带来的竞争挤压效应我认为会逐年变高,竞争的层次和资源的使用也会不断被抬高,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也是继啤酒大整合后的第二次酒品类的大整合,这轮名酒的发展除了充分发挥其品牌、酿造及资源方面的优势外,也是名酒系列酒运作、渠道进一步下沉等过去忽视的“短板”补充阶段。而这块过去区域性品牌的传统优势也必将被对冲,产生比较持续的影响。
从操作上来看,区域品牌要建立核心价格带的绝对优势,并且要敢于不断突破已形成优势价格带的上限。这轮价格的回归已经逐步清晰的呈现出高端(600-1000)、次高端(300-500)、新商务(100—300)及朋友聚饮带盒(50-80),不带盒(30—15)光瓶简装,五个有目标消费群,有市场空间的价格带。过去区域性酒企的优势基本建立在百元以下,黄金期部分酒企都在百元档推广了系列产品,有些已经有了一定销量,具备了一些基础优势,这一轮调整区域性品牌必须建立的优势价格带就是新商务价格带,这个方面的突破及发展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是战略性的,新商务价位空间巨大,做好这个价格带一方面具备价格上升的弹性,另一方面兼具了品牌产品往下延伸的势能。
在产品应用上即可以是家族化的系列产品,也可以是个性突出的分布式产品,关键是布局在百元档,百元升级档两个具体价位,随着消费升级及通胀的演进,对产品进行提价及产品研发储备操作。
-
西凤酒1952金尊二十年
-
西凤酒1952标准版
-
西凤酒幸福52
-
西凤酒1952铜尊典藏
-
西凤酒1952金奖三十年
-
西凤酒1952金奖五十年
微信扫一扫
------分隔线----------------------------
上一篇:2019莫按摩“新团购”怎么做?
下一篇:讲好美酒文化故事,扩大西凤世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