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原本只是赤水河边的一个小渔村,后来因运盐周转,逐渐形成了川盐销往贵州的仁怀口岸。茅台村由此开始形成一个川盐销黔的转运站和货物集散地,陕西、山西盐商云集于此,到清代康熙年间已发展成为江边的繁荣小镇。于是,陕西、山西商人就把陕西西凤酒、山西汾酒的美味种子传播到了茅台村。
张肖梅1939年主编的《贵州经济》记载:“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满清咸丰(1851—1861)以前,有山西盐商郭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茅台酒”。这个记载说明,在清咸丰之前,山西商人按照汾酒的制法,酿制出的烧酒,但很一般,没有什么特点。后来陕西商人宋某、毛某用西凤酒的方法,酿制出了好酒,并取名茅台,这时,茅台酒“横空出世”。
1947年,时任贵州省建设厅厅长的何辑五,编著出版了《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一书,书中载:“……黔中业盐者,多为秦、晋商人,……,设厂酿酒,用以自奉,并不外售。至咸丰年间,因秦晋商人歇业还乡即将所设盐号,及茅台酒厂,售矛本省先贤华桎坞先生继续经营,仍沿用"成义酒坊"名称(即简称华茅)”。该记载与《贵州经济》的记载完全一致。资料表明,茅台镇白酒的历史,咸丰年间是个分水岭。之前,山陕商人成立了“成义酒坊”,用汾酒技术制造白酒,但仅供内部饮用,不对外销售。咸丰年间,制酒业务随同盐号业务出让给贵州本地人。
据经济日报出版社编写的《中国全史》85页介绍:“酿造中两次投料,八次高温堆积发酵(每次一周时间),八次下窖(每次一月),七次蒸馏取酒,然后将每次取的酒掺贶(KUANG),再调入陈酒,以保持茅台酒独特的风格”。
对于茅台酒工艺的发展变化,茅台酒厂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翟旭龙先生在《酿酒史上的“丝绸之路”》一文中引用了一条重要的资料:“1973年,茅台酒厂代表在全国白酒技术协作会上所作的题为"发扬固有风格,提高产品质量"发言中说:茅台酒相传于1700年左右……有陕西凤翔府岐山县郭姓盐商请了山西技师,仿汾酒与西凤酒的操作方法操作生产。在这200多年的时间内,又接收了南方小曲酒的作法,而形成了现在的这一套独特的工艺操作”。
李刚教授的“大话陕商”是这样描写陕商酿造出茅台酒的。
乾隆年间,贵州省怀仁县茅台村是陕商贩盐的水陆码头。陕商用船将盐巴运到茅台村,,上岸用骡马驮至贵州各地。故茅台村秦商汇集,叫做“盐走赤水河,秦商聚茅台”。有一天:喝了咱的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哇,滋阴壮阳口不臭。这充满男人阳刚之气的雄浑歌声,从茅台镇刘家烧房热气腾腾的酒场中飘出来,在怀仁县青山环绕中传的很远很远......
刘掌柜接过伙计递过的一碗酒,品尝着,一股绵软而回味悠长的酒香直伈心脾,他用手擦了擦嘴,一挥手对身边的伙计说,“去,把田师傅给我找来,我要好好犒劳他。”一个光着膀子,黝黑的胸膛上心着汗珠,光着头的关中汉子来到刘掌柜的面前:“掌柜!找我有何事?”“老田哪,今天这酒酿成了,你算头一功。我当年请你到茅台镇大显身手,没有食言吧!”那关中汉子淳朴的脸上挂着笑容,慢条斯理的说:“你刘掌柜做生意精明过人,算计还能错吗?”
刘掌柜手捋着胡须,笑眯眯的说:“老田啊,不瞒你说,我当年来到这穷山恶水的怀仁县贩盐,把盐放下船去,顺水而行,走几天水路才到这茅台村,又被风吹散的,又被浪打翻的,个中辛苦一般人想象不来,总算把严办上岸,一直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真想有一口好酒,,抿一口,提提神,压压惊。可这茅台村那有什么好酒啊,把人急得团团转,那是叫做‘盐走赤水河,秦商聚茅台’,我们这帮陕西盐商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就是花不出去,你说这不是急死人吗?”
田师傅坐下来,刘掌柜对丫鬟说:“上茶,把我最好的紫阳毛尖拿出来,给田师傅泡一壶。”刘掌柜接着说:“我那时没好酒喝,不瞒你说,把个怀仁县都跑遍了,那时只知有个‘洋河曲’,口淡味寡,不喝也罢,一喝就让人想起咱家乡的西凤酒,你说这酒为什么一喝,就只有陕西的酒才过瘾呢?”
田师傅接过话头说:“掌柜的,你有所不知,咱这陕西凤翔柳林镇的酒可有年头。西岐有凤,鸣于岐山。当年周公当朝,,就创造了这凤酒,秦汉之际视为国宝,汉代祭祀土地的五畴会每年都在凤翔举行,叫做‘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唐代凤翔西街昌顺号所酿的凤酒,已经是‘开坛十里香,隔壁醉三家’,被列为皇家御酒,到了明代西北军事迭兴,,军队上边塞,酒壮行色,更使凤翔烧锅遍地,满城飘香,所以你喝酒才想起这西凤酒。”
刘掌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酒非得有历史悠久的地方才有好酒,那是几辈人喝的酒哇!我到怀仁县一看,这赤水河的水是天下少有的好水,水乃酒之神,有好水的地方不怕没有好酒。这不,我才让你把西凤酒的方子和赤水河的水合起来,不就有了茅台烧锅的好酒吗?”
田师傅接过来说:“掌柜所言不差,但也亏你买来上等的高粱,伙计们勤劳肯干,咱经过九次勾兑,才有这上等好酒,要说这功劳嘛,你刘掌柜算是第一功。”
“那是那是,但是如果不请你田师傅到怀仁县来,在家里搂着嫂子美滋滋的过日子,我刘某就是有象山一样多的银子,怕也酿不出这好酒来。来,咱俩先喝一碗,庆祝这茅台烧锅的诞生。”一时间烧房里欢声四起,酒杯狼藉,伙计们个个精神抖擞,一边喝酒,一边高唱着,“九月九,酿好酒,好酒出在咱的手.......”
这是发生在清代贵州省怀仁县茅台村的真实的故事。当年的刘掌柜和田师傅绝没有想到,他们创制的茅台烧锅数百年后,在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赛会上一举获得了金质奖,被列为国酒。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
西凤酒1952金尊二十年
-
西凤酒1952标准版
-
西凤酒幸福52
-
西凤酒1952铜尊典藏
-
西凤酒1952金奖三十年
-
西凤酒1952金奖五十年
微信扫一扫
------分隔线----------------------------
上一篇:【西凤酒1952】女人也煮酒
下一篇:【西凤酒1952】长风破浪会有时进攻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