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欢喝白酒,那么大家知道白酒的起源地在哪里么?下面我们就来看这样一则新闻!
3月中旬,记者第二次来大安市采访孔令海时,他向记者展示了出土的辽代烧酒用的蒸馏锅、灶台砖等,口气坚定地说,白酒源于殷商,盛于辽金,而大安一带就是发源地之一和繁荣时期主产区之一。
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4000年前才传入中国,此前没有白酒。包括后来很多文献、诗词中提到的都是米酒、黄酒或果酒。白酒的发明缘于东北的寒冷气候和少数民族游牧渔猎生活习惯。
高粱是白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原产于北非,公元前2000年传入中国,距今约4100年。其耐旱、喜光的特性,更适宜北方种植。春秋时期,我国第一部手工技术汇编《考工记·钟氏》就有“北人用之酿酒”的记载。至今,东北的高粱也是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名酒的主要原料。在中国,有记载饮酒历史在5000年以上,但高粱引进才4000多年。
那么,如何解释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酒器呢?
对于记者的这一提问,孔令海解释说,早期的酒器应是盛米酒、黄酒或果酒的,包括春秋时期所饮用的“酒”、王羲之在兰亭“曲水流觞”饮用的酒、《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指的都是米酒、黄酒或果酒,都是产自中原和江南一带的糯米发酵酿制成的。炎热潮湿的气候是发酵酒生成的必须条件,所饮用的酒通过自然发酵即可取得,故有“酒是天造之物”的说法。而北方天寒多风,气候干燥,欲要制酒只能用烧锅蒸煮、入窖发酵、人工蒸馏而成,故称“烧酒”。
生活在东北的夫余、秽貊、契丹、蒙古、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几乎都属于渔猎、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加之东北气候寒冷多风,酒是抵御严寒不可少的饮品,在礼仪、祭祀、节日等场合都要饮酒。
比较通行和获得认同的文献记载是,白酒和蒸馏技术自元代传入中原。而文献和考古发现同时也证明,比元稍早的辽代白酒产业已盛行于东北。
孔令海引经据典说,有的文献记载是白酒始于唐朝,唐代的文献诗词中多次出现过“烧酒”二字。另一种说法认为白酒已在唐代广泛流行。史料记载,宋朝时蒸馏技术成熟,宋代全国酒名有106种。而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用法浓酒和糟,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清代檀萃在《滇海虞衡志》写道“盖烧酒名‘酒露’元初传入中国(原文如此。中国应为‘中原’之意),中国人无处不饮乎烧酒”。水井坊研究人员亦说其在世界最古老的酿酒作坊是元明清一直延用至今的。
而东北生产白酒的历史却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霍林河、嫩江、洮儿河一带的富河文化遗址中就有深口罐、壶类器物出土。如果按照李时珍和檀萃所说的自“元代传入中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随之将北方饮酒习俗和酿酒技艺带入中原,并使之与中原发酵技艺融合后,中原才开始用发酵与蒸馏方法和技术酿酒。仍可证明白酒发源于北方。而较元朝稍早的辽代是以契丹人为主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因为喝酒的人多,不仅造酒业发达,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而且管理十分严格、规范。《辽史食货志》记载“禁诸职官不得造酒”,“凡市井之赋各归头下,唯酒税赋纳上京”。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庆历中、宋朝王君贶使契丹,宴于混同江(今洮儿河与嫩江交会处),观钩鱼。临归,戒主置酒谓君贶曰:南北修好岁久,恨不得亲见南朝皇兄,托卿为传一杯酒到南朝。”
大安汉书一二期遗址和东山头遗址出土了大量酒器,为大安起码是白酒发源地之一提供了佐证。辽代大安是皇帝春季行宫,文武百官、家眷,队伍庞大,大肆宴客,带动白酒业兴盛,大安一带是白酒兴盛时期主产区之一。
面对一些怀疑、甚至不屑一顾的眼神和疑问,孔令海的回答非常自信。
2006年6月,大安市酿酒总厂进行改造施工时,从地下挖掘出被认为是烧酒用的蒸馏锅、基座石等。基座石火烧痕迹明显。为此,孔令海还专程去四川参观水井坊古窖池,看到水井坊展出的古窖和蒸馏器基座,与大安酿酒总厂出土、内蒙古巴尔虎旗博物馆展出的酿酒器具图形和石料、铁锅完全一样,但石基座没有火烧年久的痕迹。
这些发现让孔令海欣喜若狂,他联想到了辽代所特有的中央管理体制——“捺钵”。
“捺钵”为契丹语,即皇帝“行宫”之意。辽代皇帝与中原汉族皇帝不同,他们不是常年居守京城,城郭而治,而是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按季节选定4个地方作为行宫,举行“春捺钵”、“夏捺钵”、“秋捺钵”、“冬捺钵”。捺钵所在地就是一个移动的都城,是季节性移动的政治、军事、经济、贸易和文化中心之地。其中,“春捺钵”之地为上京道的长春州(今大安一带)。据《辽史》所载,从公元983年起,到公元1122年,这139年里有106年记有“春捺钵”,其中明确记载到大安的就有68次。
每年“春捺钵”活动开始,随行辽皇的文武百官、嫔妃家眷成千上万,队伍庞大。按照契丹人好酒的习俗,“春捺钵”期间一定要耗用大量的白酒。《辽史》记载:“群臣各献酒果”。所以当时在大安一带才会有大量的烧锅存在、才会有“十里烧坊,百里酒香”的景象。是“春捺钵”带动了大安一带酿酒业的繁荣。
孔令海又根据大安月亮泡汉书一、二期遗址出土的大量酒器,月亮泡东山头遗址出土的酒杯、壶、盅、西汉五铢钱,特别是辽金时代大量的鸡腿坛、鸡冠壶、烧酒所用的天锅和烧锅等得出结论:北方是白酒发源地,大安最是发源地之一,而且是兴盛时期的主产区之一。
2010年9月,在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术研究会上,孔令海的《关于中国白酒起源于北方的探索》论文得到辽金史学者的认同。4天后,这篇论文出现在“中国酒业新闻网”上,文章很快被各网站和其他媒体转载,同样获得业界权威人士认可。
专家观点:曹保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民俗学家)以前的文献就有“北方民族喜藏酿”的说法,酿酒窖藏。所以从民俗角度说,白酒产于北方比较可信。大安挖掘出的锅破损了,只看到一些残片,如果能通过考古发现如酒窖等酿酒材料和器具等,对孔令海的观点和结论将会是进一步、有力的证明。
冯恩学(吉林大学考古学系教授)我于今年春节后去过大安,见到了挖掘出来的锅等器具,的确属于辽代。但究竟是不是烧酒所用的蒸锅,因当年挖掘时被钩机损坏严重,复原的不太好,而且不是通过考古发现的。因此,从学术角度讲,还有待进一步确认。无论如何,这一发现都将把白酒发明的时间提前,——此前通过考古确定的是河北境内发现的酿造白酒器具,属金代,比辽代晚。
韩世明(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白酒发源地在北方已基本得到史学界认可。大安一带的确是辽代皇帝春季行宫,随从者众,可以想象宴饮用酒量之大,从而带动了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说是兴盛时期主要产区之一完全有可能。作为一名企业家,孔令海的研究难能可贵,无论对行业、探讨酒文化传承还是对史学界都有积极意义。
张武举(酿酒专家、五届国家白酒评选委员会委员)白酒起源于中国北方已基本得到酿酒界肯定。根据我自己40多年从事酿酒的经验和对酒历史的研究,大安一带或吉林省很应该是白酒的发源地之一。大安挖掘出的锅的确是酿酒用的蒸馏底锅,用于盛水,上面放酒醅,醅上放原料。加热后蒸气上升,从而置换出酒。
现在大家了解到白酒的起源地了吧,更多地关注西凤酒1952咨询中心,会给你更多的酒类新闻新鲜事!
-
西凤酒1952金尊二十年
-
西凤酒1952标准版
-
西凤酒幸福52
-
西凤酒1952铜尊典藏
-
西凤酒1952金奖三十年
-
西凤酒1952金奖五十年
微信扫一扫
------分隔线----------------------------
上一篇:【西凤酒1952】白酒品牌“高端化”趋势解读
下一篇:【西凤酒1952】西凤酒:黄土高坡飞出“酒中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