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景气之辩
看待中国白酒一定要回归到今天主题,就是要用消费的视角去看。从消费的视角,分清楚到底是投资性需求,还是消费性需求。另外新一轮的消费,应该是理性消费、品质消费、价值消费、升级消费,怎么理解呢?中国白酒的主力消费群体已经是80后,80后相对于过去的60后、70后,他们在互联网化的环境下长大的,在信息对称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消费更理性化、更知识化。现在中国白酒在宣传上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喊“喝**交好运”这样太感性的广告语。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理性传播,注重品质层面的传播。另一方面,这一轮的消费很重视品质、重视价值消费。我一直在劝我服务的企业,不要盲目的涨价,涨价实际上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并不是涨的越多越好、频率越高越好,一定要适度,要逐级的升级消费。
第一个趋势:白酒行业是有周期性的,一定要有这个观点。很多时候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认为中国白酒行业好了就会持续。放20年、30年去看,中国白酒行业一定是有周期性的。但是,又不与宏观经济完全一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白酒行业反而是增长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周期性很重要的是经济学上的“牛鞭效应”造成的,它很大程度上跟供需关系有关,就怕末端的需求到厂家被放大,被放大了就会进入调整期,要去库存。因为白酒是没有保质期的商品,社会库存容易被放大。在经销商层面、终端层面,甚至在团购的单位层面,这个需求仍然会被放大,酒买来了没有马上喝,反正是慢慢卖,卖5年、卖10年。需求被放大,厂家不理性,也跟着放大,这个行业一定会出现超库存,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牛鞭效应”。白酒行业的周期性影响远远大于消费指数、社会零售指数。白酒更多的会受行业自身供需关系的影响。
第二个趋势:看好次高端目前在放大的机会,但也要客观看待次高端的市场容量是不如高端的,也不如100块钱到300块钱的大众酒市场,次高端不会放量放的那么快。
第三个趋势,要看到高端酒产能的稀缺性给很多品牌带来的历史性机会。从媒体报道看,至少是2020年之前,茅台的销量不可能放的过大。用2016年的产量去推算,2020年之前,茅台的量不会放的太大。茅台消费要被区分成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也在放大,会带来更稀缺。买不到茅台,你会喝什么?有的品牌说两大高端酱香品牌,不喝茅台了就会喝他,可能吗,比例有多大呢?高端酒喝的就是价格,喝的就是品牌,喝的就是文化累积,不喝茅台了喝五粮液是大概率事件。消费者喝的就是价格,价格就是价值的组成部分。
第四个趋势:分析很多品牌要看它的市场结构。高占有率市场,像西凤、汾酒、洋河在本埠市场是产品迭代的。梦之蓝的增长,毫无疑问,它在江苏这样的优势市场的增长是很快的,汾酒的青花汾主要增长在山西和北京,它在高占有率市场是可以增长的。还有一类是在分散的市场,像河南就是品牌迭代升级的,这两类市场不完全一样。
第五个趋势:要高度关注二线名酒品牌跟高占有率市场叠加的酒企,这样的酒企还是有持续的发力空间。
-
西凤酒1952金尊二十年
-
西凤酒1952标准版
-
西凤酒幸福52
-
西凤酒1952铜尊典藏
-
西凤酒1952金奖三十年
-
西凤酒1952金奖五十年
微信扫一扫
------分隔线----------------------------
上一篇:决战未来蓝海,中国酒业赢在顶层设计
下一篇:2019年6月西凤酒加盟代理的政策有哪些